从街角馄饨铺到连锁咖啡店,逐渐放下身段的IB课程适合你么?
2018年6月26日-28日,“苏州50圆桌座谈”在苏州海归子女学校隆重召开。顶思采访了出席圆桌座谈的蔚政伟、高小刚两位博士。多年参与IB教学、课程审核、教师培训的经验,使两位IB专家对于IB学科和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流变与坚守,独到之处与美中不足都有深刻的见解。
文 | 宫继良
编 | 田菁
嘉宾简介
蔚政伟
蔚政伟博士是著名IB教育专家、IBO中文主考官、培训师和IB推广大使。1993年起担任IBO中文项目总考官,后作为IB第一学科组总考官的代表,以首位华人的身份进入IB大学预科课程项目的课程审核委员会。
高小刚
高小刚博士曾在UWC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香港汉基学校负责中文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现任香港弘立书院中文总监,并担任国际文凭项目中文主考官、教师培训官、工作坊巡视官。
从街角馄饨铺到咖啡连锁店
—IB主考官谈IB50年
2018年6月26日-28日,“苏州50圆桌座谈”在苏州海归子女学校隆重召开。来自亚太地区的数十名IB国际教育领域的学校创办人、考官、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国际教育和IB教育的现状与未来。28日下午,与会专家们还一同参加了“华锐海归人才子女学校”品牌发布会。
图片来源:苏州海归子女学校公众号
发布会后,顶思采访了出席圆桌座谈的蔚政伟、高小刚两位博士。多年参与IB教学、课程审核、教师培训的经验,使两位IB专家对于IB学科和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流变与坚守,独到之处与美中不足都有深刻的见解。
蔚政伟博士谈到,IB的培养目标包括国际视野和情怀,也包括追求学生在学业成绩和能力、态度、价值观塑造上的均衡发展,例如批判思维、独立探究和跨学科能力的多方面发展等。这些培养目标与围绕它们实施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构成了IB中文和课程区别于其他国际课程的独到之处,但也给学习IB的学生,以及包括中文在内的第一组学科老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作为93年就加入IB教育的资深专家,蔚博士也坦言IB由当初的大家庭式的氛围,转而到今天的追求全球发展。在此过程中,基于西方价值和哲学理念建立起来的框架与追求国际理解之间的矛盾,也会让一些资深教师产生困惑。对于国内双语教学中存在的语言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上的参差不齐,以及如何在国际教育行业内建立健康的文化规范和操作标准等问题,在这次圆桌会谈上都有所论及。
针对国内双语教学的“中英双输”的现象,高小刚博士直言,有些老师和家长对国际教育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国际教育首先要学好英文,而忽视了强化母语的重要性。语言的深度决定了思维的深度,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强势母语的带动。除此之外,在IB的核心特点——跨学科能力的培养上,也是目前国内IB项目普遍比较欠缺的。
高小刚博士也谈到,虽然IB的知识论和研究性专题论文等核心项目对中国学生有着很大挑战,但近年来IB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它已经从初期的街角馄饨铺变成了风靡一时的咖啡连锁店。如此一来, IB内部的学科弹性,与全球一盘棋的运作之间就产生了不少矛盾。但他同时也认为,IB能不断吸收各方先进之处并将之体系化,且能够与时俱进地通过定期课程审核不断自我改进,这是IB的独到和难以替代之处。
>>>以下为采访实录<<<
顶=顶思 蔚=蔚政伟 高=高小刚
顶:IB中文的独到之处,与其他国际课程的不同?
蔚:IB有十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都是围绕它的培养目标来进行的。在这个前提下,第一学科组的所有语言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母语来学习,不论是选择中文、英文或其他语言,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上都是一致的。
首先,IB是目前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际课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情怀是课程的主要目标。在培养国际视野、国际情怀的目标之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把中外的文学作品、思路、传统和解读方法联系在一起供学生做比较和反思,通过多元化、多角度探究帮助学生在强化母语文化意识的同时,逐步树立全球化视野。
第二,IB的培养目标追求学生均衡发展,不仅是学业成绩,还包括能力、态度和价值,这在课程设计和评估时都会考虑到。例如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上,在考核标准中就会有一栏专门考核学生解读能力、诠释能力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其他技能,比如组织和沟通能力等等,也都将反映在课程设置、考试种类上。
顶:中文虽然是我们的母语,但在国际学校强调英语沉浸教学、突出英语重要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中文不扎实,英文也没学到位的中英文双输的局面,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国际学校如何开展中文教学?
高:我们在国际教育行业多年,你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们早就感觉到了。教育行业目前理念泛滥,充满着各种方法论和高大言说,但如何把这些东西转化成符合学生成长和学习规律的课程设计,这方面的踏实工作还远没有跟上。
我们都知道双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达到双母语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境界,现实中一个学生也很难做到双母语的齐头并进。这里面的误区是,很多人不理解以强势母语带动思维能力的重要,觉得孩子在国际学校里学了六七年中文,已经不错了,往后就可以少学点中文,多学点英文。他们没有意识到当孩子最需要发展巩固母语的时候给予更多营养的重要。以至到了高中阶段,孩子可能会说两三种语言,但都不精致。这很成问题。要知道,语言的质量反映的是思维的质量,思维的深度决定了语言的深度。很多老师和家长不了解这一点,认为双语教育的重点是要学好英文。没有一个精致的第一语言的支撑,双语教育和国际视野、国际情怀的培养都走不深、走不远。
语言学家做过很多专门的研究,儿童成长的数据也证实,很多情况下第二语言的学习,可以在强势的第一语言带动下的到很快发展。两种语言的发展如果能够齐头并进当然更好,如果一种语言发展得很快,千万不要让它等、让它坐冷板凳,要给它创造更好向前发展的条件。
蔚:任何人做到双语齐头并进都是一个难得的理想状态。IB有这个底气说自己是(最)国际化的课程,学生除了要学习外语以外,一定要深度学习自己的母语,通过学习母语了解自己的文化,并将它放在一定的语境里学习和欣赏,这是IB第一组学科重要性和意义。通过母语来带动外语的学习,通过外语学习来反思母语,这是双向的。
至于实践中发展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很多学校做不好的话就变成了四不像。人的认知能力、语言吸收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相对均衡,但大部分人做不到均衡。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在伦敦住了一辈子,英语表达能力很高,但是在计算时头脑中仍然是汉语计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顶:这次会议上对此有什么探讨?
蔚:结合这个领域,IB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在实践中是否做到了批判思维,是否做到了主动探究知识,是否做到了多元、包容、尊敬,学生与学生不一样,体制不一样,老师的职业能力也不一样,所以这是我们这次聚在一起探讨的问题之一,接下来我们如何在行业内建立标准,至少在IB学校内建立一个大概的标准和规范。不能同在IB学校学习,但差别巨大,我们要找出问题在哪里。
高:IB有很好的理念,课程有很明确的指引和大纲,其目的是通过很好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和创造能力。但是目前很多国内的IB学校,基于各方面的考量,社会的、家长的、投资方的,需要讲求成绩和排名,那么教学过程就变得应试化。这种学习过程会决定学生的思维定式和思考习惯,和IB的培养目标南辕北辙。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要不要倡导一个新的国际教育文化和国际教育文明?这种文化和文明将如何界定?我们这次会议上有很多讨论。
second language map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顶:IB教师的素质要求,国内的师资情况,比较欠缺的?
蔚:各校情况不一样。比较成熟的学校,老师们很多是从业多年,对于IB有相当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对于培养目标、知识点、技能和课程的落实都有比较清晰的精准的认识。但在一些新学校,尤其是从传统公立学校转过来,原本是教语文的老师,教IB中文就是一项新的挑战。
获得IB认证的学校,所有的老师都要定期接受IB培训。IB组织的培训会分为不同类别,比如第一类是刚入门的老师,之前是教国内课程,或者刚开始教IB但没有接受过培训;第二类是已经教过两三年,对IB有一定认知,但是需要有提升。还有是学校组织的在校培训,这也是IB提倡的。我们这次圆桌会议也讨论到,如何对大陆和港台的老师进行培训,这是我们现在考虑的点。
高:国际学校最需要什么?可能大家异口同声会说是老师。老师一方面要对学科知识、运作方式有所理解,另外在IB的核心特点——跨学科知识传授方面要能够胜任。这一点传统师范教育出身的老师并不是很熟悉,或者是一些人把它搞得很神秘,以至跨学科教学的结果让学科失去了本身的特征。也不行。这方面需要工作坊、示范课、专业培养加以带动。
蔚:我们的老师不缺对基本点的认识和文学作品的阐述,但由于和国内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设计、教学要求不一样,很多老师教的时候,尤其是国内教语文的老师,面对IB提倡的比如批判思维、独立探究、跨学科,以及知识论和结合文学作品的探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不仅仅是中文老师,这也是整个第一组学科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顶:IB为何被很多人评价为国际课程中最难的?中国学生面临哪些挑战?
蔚:首先在IB的培养目标上,要培养更均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要求既要打造知识结构,还要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找到一个平衡点。第二是有很多技能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自我管理能力、写作和合作能力,在IB体系里是非常强调的。比如说专题长篇论文(EE),比如CAS活动。这些是与大学学习和生活结合得比较紧的预备,对我们的孩子要求就会比较高,学习量也会比较大。第三是IB的工作语言是英文,中国学生需要用英文来学习课程,自然也加大了难度。
高:IB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IB变得越来越普世化和大众化。20年前的IB,自我定位和今天就不一样。那时很低调,很多IB学校还会主动表明自己的课程并不适合所有学生。现在的国际学校对IB趋之若鹜。它不再是街角“馄饨铺”而成了星巴克连锁店。鉴于它的日趋普及,有些课程要求,例如我们在文学课程里看到的那样,难度是在降低的。不过,它的核心课程的深度,比如说知识论课上让学生讨论的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要学习知识?谁拥有知识?知识为什么会有等级划分?知识和语言有着什么关系等等,是AP、A level课程体系里不具备的。
IB的核心项目里,还有一篇学生的毕业论文,四千多字,而且是研究性的,不是叙述性的。打个比方,如果学生要写一篇《围城》的赏析文章,尽管理解和文字都很好,得分也不一定会很高。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自己的研究论题,围绕这个研究论题,学生要去收集资料和数据,并且对资料数据分析整理,并且得出一个结论。你这个结论不一定是高大上的标新立异之言,但你的研究过程要有。这对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挑战是很大的。它的核心项目,决定了IB确实是有挑战性的。尽管整体来讲,它的难度较以前有所调整。
蔚:我是93年加入IB,那时大家是一个大家庭式的,基于理想来探究新的课程体系。但是现在IB就变成像高博士所说的星巴克麦当劳,全球性的发展。
高:这样一来,课程就会缺少某些弹性。弹性体现在课程如何在某一个具体的社会情境或区域中落地,对独特需要的容许度和容忍度。IB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国际情怀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但是在国际理解下又搞统一管理、统一课程。这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矛盾。比如很多IB课程,是没有单独的中文大纲的。全世界一本大纲,翻译成中文、韩文、日文等。
蔚:是的,所有的管理条令要求是一样的。另外回到国际化理解,我们在圆桌论坛上也在谈,是基于谁的国际化理解,从谁的角度来谈。这就回到IB本身就是以西方为基础和主导的课程体系,虽然它的课程会尽量融入各国的地区性的一些东西,但是它的框架是以西方价值、教育理念和哲学为基础来搭建起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包括很多有丰富经验的老师,也会有困扰。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顶:IB50年的变与不变?未来发展趋势?
高:往回看IB的历史,可以发现IB是很厉害的,难以被取代。它像一个海绵一样,吸收了各方的教育理论、实践和知识。中国人有个习惯,看到很多外国好的东西都要在我们的历史上寻根:你那个东西我们很早就有了云云。比如碰到全人教育、小班教学、互动学习,大家会说“我们孔子时代就有了”,中国人的习惯就这样。IB的厉害之处,是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拿过来,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可管理、可运作、可衡量的课程体系,而非一堆单摆浮搁的概念,这个工作我们并没有做出来,是IB的功劳。
IB走到这一步也有必然的原因,首先是它有很强的科研体系在背后,跟它携手合作。比如英国许多所大学都在支撑它的教育研究。另外就是它的周期性和制度化的课程发展和更新。每几年都会有一个周期性的课程审核,无一例外。到时候需要收集和课程实施有关的数据,然后看有些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有时小改,有时大改。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讲就是与时俱进,在这一点上它做得相当不错。审核注意的方面不仅是现在的课程,更是明天的课程应是什么样的,IB的基本理念用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样的方法在学科里能够更好地加以体现。
相关链接: